第三百二十八章:布阵
当然,关于战斗任务的分配,他也费了很大一番思量。仇鸾带来的那两万骑兵,他并没有编入守城军士中,因为那样就太屈才了。
他知道俺答胜在机动力,可以在攻打一个城门不力之后,便快速转向另一个城门进行进攻。所以这两万骑兵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到处增援。
当然,对于军中有不少上了年纪、体质不佳的士兵的情况,彭岳也为他们找了活干,那就是专门为守城士兵运送守城器械,大石头啊什么的,你就可劲地往上搬。打仗容易死,那搬个东西累点总可以吧?什么,没力气?城墙下有刚蒸好的馍,饿了就吃,吃饱了接着搬!
仗打得漂亮有赏,仗打得不好挨罚,敢临阵逃脱,杀无赦!这个时候朱厚熜也不敢再小气了,立马从国库中拿出一万两来犒赏有功的士兵。
还有什么没有想到的呢,彭岳也不太清楚了,关键还是看士兵的勇气,如果他们能够忽略掉自身劣势,有着莫大的勇气的话,那么打上几天,还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彭岳又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准备激励一下士气,可令彭岳没想到的是,他这番演讲其实是没多大作用的,因为战士们心中的怨气和怒气,早就化成勇气了。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京城守军,外面鞑子烧的,可能就有他家的房子他家的地,外面被杀被糟蹋的百姓,可能就有他的亲人。那些临时招募来的流民就更不用说了,好多都是知道快要打仗了,从外面逃进来的,他们的家都被毁了,心里能不气么?
外面那群鞑子,是他们的仇人啊,面对仇人,自己还能手软么?(未完待续。)
俺答敢靠近的话,就轰他娘的,反正京城内可不缺炮弹。由于军器所一直由彭岳经营管理,其他将领倒对它也不太清楚,而彭岳却是了如指掌,并能体会到它们的妙用,将它们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当然,仅仅有武器是不够的,在冷兵器时代,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所以彭岳采取了最为简单、也最为粗暴的方法:胡萝卜加大棒。
而且令彭岳感到惊喜的是,自己在这些来京城考取武举的人里,遇到了一个在后世大名鼎鼎的人,戚继光!哎呦,乖乖,这可不得了,千万保护好啊,回头要真是闹倭乱,可得靠你喽!
当然,彭岳这种见到英雄的惊喜,只维持了那么一小阵,便又投入到了京城的布防工作中了。
令彭岳不急不躁的是,自己有大杀招:新式火器!虽然兵员不多,战甲什么的也缺少,但火器这可是一个大优势。因此彭岳便索性将军器所造出的新式火器,全部搬了过来,这时候有那么多运送守城器械的人,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了。
而与此同时,彭岳也在默默为京城防务作着准备…
说实话,当彭岳来到了战地,他才真正明白了事情的复杂性,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大臣都不愿意担这个责任,因为这仗根本没法打啊,守军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事已至此,彭岳也没有退路了,自己已经向朱厚熜请战,并做了保证。如果失败了的话,彭岳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结局。
京城中的民壮也可以跟着守城,不用出去拼命作战,过来搬搬武器什么的就好,跟着干活就有馍吃,基本上也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于是就在这种的诱惑下,一些流民也加入了守城大军。
当然,现在北京城中还有一支生力军可以利用,那就是来北京考武举的人。要说也是运气,偏偏在这个时候赶上开武科,可这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因此这些准备考取功名的人,也被编入了守城大军中。
其实彭岳也很害怕,他本不是正宗的武将,行军打仗的经验也算不得丰富,但是他明白,此时此刻,只有自己身先士卒,做出榜样,才能激发战士们的斗志与勇气。
其实经历过死亡的人,往往更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而对死亡,则会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恐惧感,现在的彭岳就是如此,他害怕自己再也见不到严梦筠,害怕自己再也见不到顾婉儿,害怕自己再也见不到那个可爱的小儿子彭天杰,他害怕再也见不到许多许多人,可是他此刻别无选择。
不到八万人的军队,而且还有一部分老弱残兵,彭岳必须要想办法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坚守城池,绝对不能够被攻破,至于城外的那些百姓,彭岳也很想去帮一帮,但实在是无能为力。
不过只要能够拖住鞑子军,应该也算是对百姓的一种保护,而且估计现在外面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了,只能等待援军来到,再一并进行清除了。
想想自己前几日还因为大明那边迟迟不给消息,而耀武扬威地在京城周边放了一把大火,现在忽又觉得有些不礼貌了…
总之,俺答现在是专心致志地研究起这份外交文书了,只想着怎么才能使这份文书看起来显得更具有礼节性,更显得自己有逼格。
偌大的一个北京城,守起来真的是太麻烦了,光是九个城门的兵力分配,就是个大问题。于是彭岳利用自己在后世强大的算术能力,勉为其难地将军队人数进行了较为合理平均的分配。
安定门、西直门、镇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六门由于地理位置相对不是太重要,因此只派了五千人镇守。
德胜门由于正对北方,为了防止鞑子军又有援军,所以布置了八千人,东直门和朝阳门由于在东面,离通州较近,因此也分别派了八千人镇守,而正对通州的朝阳门,更是由彭岳亲自镇守。
俺答再次见到明朝派来的使者后,他表示很懵逼: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就是怕你们看不懂,所以才用汉字写的,结果你们竟然还要我再添上满文。
要说蒙古大汉就是实诚,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就这样被大明的一个小招数给忽悠了。他确实没有想到这是明军在故意拖延时间,只是觉得可能大明真的打算同意入贡之事了。
甚至他还觉得大明好歹是个大国,人家自然讲究礼节,所以对于这种事情都比较重视,自己可不能被轻视,让人家笑话自己不懂礼节,好歹当年自己的祖宗还坐镇过中原呢!
阅读大明书童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