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恽出场篇
一有钱有势有才,还特爱告密的人,你说他活着为了啥呢?让杨恽来告诉你:不为利,只为一世清名与心中那莫名其妙的冲动!
杨恽轻财仗义是出了名的。杨敞死后,他分得五百万,可他封侯后,把这五百万全分给宗族兄弟花去了;接着后母死了,没儿子,数百万家产全留给杨恽,他眼睛眨都不眨,又全分出去了。只不过这次分给的对象是后母的兄弟。再后来,他还觉得不过瘾,又把受来的一千余万到处施舍…
杨恽对钱没啥概念,但对人和当官的标准,却是相当的苛刻。要想成为杨恽的朋友,如不合他的标准,就别自讨苦吃。对朋友,他只认一种人,那就是英公儒雅、才能出众;对待同事,则是发挥他向来的特长:有料一定要爆,没料一定要探,反正就是要折腾到底!
那戴长乐的料,到底是不是杨恽爆的呢?戴长乐死咬不放,杨恽则坚持说他没干过那种缺德的事!部属掐架,为难的只有皇帝了。既杨恽争辩,那就先去查他!于是就把案子扔给了廷尉于定国…
官场不是娱乐界,娱乐界爆个料,报纸上炒一把、网上再喷一嘴,不久再抛出个道歉声明书,也就不了了之…然而像杨恽这种爱爆官场料的人,于定国可不能睁只眼闭只眼,要把它当回事:立案、侦察、判决,那可是累人的工作!
所以于定国和杨恽的工作,就是一个爆得不亦乐乎、一个却忙得不亦乐乎。一个爆出了大名,一个也忙出了大名。在汉朝官场,都流传这么一句话“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看到吧?多棘手的案件,只要于定国给你判了,保你心服口服,不敢说冤!
让这么一个“民自以不冤”的廷尉去治你杨恽,看你还敢说冤不冤?然而不久,杨恽却歇斯底里地喊道“冤呀,老子冤死了”
没证据证明:于定国跟杨恽的仇人戴长乐是有一腿的。最后,于定国给皇帝刘询上的奏书上是这样说的“太仆戴长乐告杨恽的那两条罪,基本成立,证人已找到。可没想到杨恽不但不服罪,还要扬言杀掉证人”接着于定国还在结尾处总结了两句“杨恽是因得到皇上的恩宠,才有今天的荣耀。他竟不懂爱惜,狂妄无知,妖言惑众,大逆不道,请求皇上批准逮捕”
刘询看着于定国这篇报告,久久不能说话。皇帝的确很难做人,两个部级高官掐架,两人都很牛气,一个是多年知已、一个是秉公办事的爆料大王。做为皇帝,站在哪边都不合宜。真这样的话,那就只好论罪杀了?动不动就杀,这不是政治艺术的最高形式…
政治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什么?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好我好,和气共处。这个道理,刘询是懂的。12月,刘询下诏:免去杨恽和戴长乐的公职,降为庶人…
这就叫各打五十大板。掐架的谁都不好过,谁都还有日子过。这就是汉宣帝刘询风格的政治艺术最高形式!
案件走到这个程序,我们总算看出个端倪:告戴长乐状的多数是杨恽;杨恽口无遮拦,不积口德,犯大不敬,基本也是属实的…
按以上认知,杨恽不该喊冤,何不向他老爹杨敞学习,行乌龟缩头**,低调做人,明哲保身?但事实却告诉我们:杨恽如能学杨敞,他就不是真正的杨恽了!真正的杨恽是什么?是司马迁的克隆版本,牢骚满腹,就必然发之。当然,心里有怨气,发发牢骚,舒缓心情,也未尝不可。然而杨恽到死都没明白一个道理:牢骚可以发,但不是任何牢骚都能随意发的!
五凤3年(bc55)1月26日,丞相丙吉去世。这个消息对萧望之来说,好像很爽,因老家伙终于走了,了结了他心头的一团怨气。可萧望之同时也很哀伤:老家伙晚不走早不走,偏偏自己被刘询踢下来的时候,就走了。如自己潜心忍忍,也许接下来要当丞相的,可能就是自己了?然而现在情况变了,辛辛苦苦盼望的好位子可能要留给那个人了?那个走好运的人,当然就是黄霸!
果然2月25日,御史大夫黄霸升任丞相,封建成侯。关于谁来填御史大夫的空缺,在丙吉逝世前,刘询曾向他咨询过,不过丙吉一下推荐了好几个人。于是刘询犹豫不决,只好暂时搁下不管…
对黄霸来说,谁来接他的御史大夫工作,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么把丞相的工作搞好?可他突然发现:以前在颍川郡应付自如的管理模式,用到治理天下时,却总感力不从心,事事不顺。
不消多久:汉朝众卿都强烈的感觉到:黄霸当丞相,跟丙吉当丞相时,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最根本的体现在于:丙吉当丞相时,国家运转相当流畅,众卿各就各位,知道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一切皆了如指掌。就算西北有战事,或天要塌下来,都知道哪些该是谁干的,哪些不是谁干的…
然而现在黄霸一上台,仿佛乱了套。大家犹如苍蝇碰壁,满屋子都是嗡嗡声,却理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到底问题出在哪呢?众卿想想:哦,原来如此!他们发现了:黄霸的特长是擅长管理地方。意思就是:让他当个汉朝第一郡太守,是没问题的,但如想当个优秀的丞相,根本就拿不出手来!
事实上,黄霸也感觉自己吃不起中央这碗饭。**年前,他从颍川郡来长安当市长的时候,也是倍感吃力,难道这次还要被拿下,再踢回颍川郡当他的天下第一太守吗?黄霸一想到这,一阵寒气自从脚起,浑身凉了个透!
怎么办?搞不出政绩,摆明就站不稳脚跟,难道就这样认了吗?当然不!这时,黄霸突然想到:大事管不了,小事总可以弄弄吧。就这样,先整出个好玩的事来,先让皇帝高兴高兴,稳住皇帝先…
黄霸想到了什么好事?当然是祥瑞!祥瑞,就是变相吹牛,也是变相佐证政绩的一个捷径。按汉宣帝刘询的认知规律: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祥瑞才会出现…如黄霸发现祥瑞,就能反证天下局面很好,天下好了,进一步说明他这个丞相当得还是可以的嘛…
逻辑很通,做法却很肤浅。当然,黄霸也不想做个肤浅的人,可他现在日子不好过,声誉日损,不得不肤浅一回。所以他决定上书,向皇帝汇报祥瑞一事!
黄霸汇报的祥瑞,是最近才出现的。他有理由相信:皇帝刘询看了自己的上书后,肯定会喜欢他,因这次祥瑞就降临在丞相府:一群从天而降的神雀!
只是,那不是真的神雀!黄霸并不知道,他已经被人暗算了:张敞!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嘴上说辛苦,心里却像喝了蜜般的甜。可戴长乐就知道过嘴瘾,博虚荣,没想到竟然惹祸了!有人将他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告到刘询那里,说这人做事说话,不知天高地厚,竟不把皇帝威信放在眼里!
本是一件小事,竟被某人当料爆出去了。数汉朝之大,谁最爱干这种讨人嫌的爆料工作呢?戴长乐拍脑袋想了想:肯定是杨恽!除了杨恽,还有谁要跟我过不去?于是戴长乐也派狗仔队出去搜集情报,终于凑够了几条,把对方也拉上垫底!
果不其然,不久,杨恽就被人爆了他两条料:1乱引亡国之论诽谤当世,破坏社会团结和谐气象;2到处乱说话,拿皇帝开玩笑,大不敬。
这回,杨恽真是碰上对头了,因告他的人大有来头:时任太仆的戴长乐!自刘邦立国以来,能当上太仆的,那都跟皇帝的关系是杠杠的,当初夏侯婴和刘邦,就是一对铁杆哥们!这个叫戴长乐的,也是刘询在民间跑江湖时,相交的一个知已。刘询做上皇帝后,把他叫到长安提携,就当了太仆。戴长乐之所以要整杨恽,不为别的,而是他也被人爆了料!
事情是这样的:戴长乐经常替刘询跑腿。跑就跑了,还经常在外面炫耀我今天去哪里办啥事了,这个事嘛,本来应该皇帝做的,可都得由我来做,辛苦啊…
都隆奇与屠耆单于少子、右谷蠡王姑瞀楼头于是投降汉朝。
车犁单于向呼韩邪单于投降。而李陵之子又重新拥立乌藉单于,但也随即被呼韩邪单于杀掉!11月,呼韩邪单于手下的左大将乌厉屈与其父呼累乌厉温敦,见到匈奴实在乱得不像样,便率其众数万人投降汉朝。汉宣帝封乌厉屈为新城侯、乌厉温敦为义阳侯。
呼韩邪单于重新占据匈奴单于王庭,当然实力已远不如前,手下才数万士兵。而屠耆单于的从弟休旬王,则在西边自立为闰振单于、呼韩邪单于之兄、左贤王呼屠吾斯,也在东边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
于是乎,杨恽就落下两多:朋友很多、政敌也很多。甚至我们可以给他起个外号:杨大嘴!
只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对杨大嘴这样爱爆料的人来说,常爆别人的料,终有一天也会被别人爆掉!
而托杨恽的福,《史记》也正是由他保存,最后得以面世。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让后世学史之人无不高山仰止,兴叹不已…
杨恽之所以能混出名号,得益于两个条件:很有背景、很有才。杨敞死后,继承爵位的是杨恽的哥哥杨忠,杨恽则当上了郎官。霍氏家族要造反时,杨恽的耳朵特灵,第一个知道,当即跑去告密。于是霍氏全家被族灭后,论功行赏,杨恽被封平通侯,同时升任中郎将。
本年,匈奴大草原上最后有三个单于:呼韩邪、闰振、郅支骨都侯。
一个牛人的背后,往往有着另一个牛人的背景。杨恽的父亲杨敞胆小怕事,但毕竟也混到了丞相,别称汉朝第一胆小鬼丞相;杨恽外公,名号更响,一响就是两千多年:《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所谓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萧望之当御史大夫时,黄霸才当上太子太傅;萧望之被转当太子太傅了,黄霸就被调为御史大夫。这就等于师兄弟互换了工作岗位。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刘询这个资源分配的工作,做得很是到位啊!
呼韩邪单于命其弟右谷蠡王攻打屠耆单于的驻兵,杀死万余人。屠耆单于知道后,亲自率领六万骑兵攻打呼韩邪单于报仇,结果兵败自杀!
杨敞这辈子能够善始善终,全赖他的乌龟哲学主义:关键时刻,该缩头时须缩头,该伸头时须伸头。却没想到这个优秀的品质没能遗传给杨恽,在杨恽身上,一扫杨敞软弱无力之气,反而洋溢出外公司马迁的阳刚之气!
正因如此,杨恽打小就崇拜外公,天天捧着《史记》读来读去,最后感叹“咱外公这书啊,要继《春秋》之后,肯定成为千古经典”
在汉朝,《春秋》早就是儒家经典,汉武帝时期,不知有多少大师以研究《春秋》谋取饭碗。其中最出名的当数董仲舒,写出一部洋洋洒洒《春秋繁露》,从此奠定他在汉朝、甚至是中国学术史的地位。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那御史大夫这个肥缺留给谁呢?刘询心里已有底了,既是肥缺,就得留给一个实力般配的人:黄霸!
事实上,刘询对黄霸、萧望之的工作安排,不过是在内部做了一下调整。这个不是高官内部,而是师门内部。黄霸和萧望之都同出一师门,他们的老师,就是汉朝学术牛人夏侯胜!萧望之在乡下混着的时候,就拜夏侯胜为师了。黄霸则是很多年后和夏侯胜一起蹲监狱,请夏侯胜收他为徒的。如排资论罪的话,黄霸应叫萧望之师兄…
阅读少年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