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野猪的幸福生活(六更)
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镇上谁都没养过野猪,谁也不敢打包票,将来就一定能赚钱。
二婶子在一边插嘴说:“要是别人说养野猪吧,我是要考虑考虑。可这是苏铭说的,我信他。这样,文书。你给登记下,我家拿五千块钱出来。”
“说的在理。”
二大爷豪气干云的一挥手,对镇上的会计说:“记上,我把棺材本拿出来,一万块!”
“二大爷,平时看不出来,你老人家有钱的很啊!”下面有个人开玩笑,然后说:“那我也拿三千!”
“我拿两千!”
“我四千!”
愿意集资的人越来越多,连陈哑巴都跑到文书面前,比划了两根手指,出两千块钱。
最后一统计,小小的笋镇,居然一共筹到了二十万零五千块钱!
苏妈妈最后站起来,怀里抱着个小小的箱子,当着大家的面打开。
里面全是红彤彤的百元大钞!
“虽说我家苏铭是为镇上着想,才提出这么个养野猪的法子,可大伙也是看着他的面子,这才集资出钱。这里有十万块,是儿子给我养老的钱,我现在拿出来入股,将来赚了钱,大伙一起分,要是亏了,我这十万就不要了,全部给大家!”
……
镇上又是招工,又是集资的,这个年过得和往常大不相同,热闹中带着一份对于将来的希望,人人都有了盼头。
而事情的始作俑者,苏铭,此时却置身事外,在镇子外面的一片空地上。
纯种野猪是国家保护动物,禁制买卖,所谓的‘养野猪’,其实指的是二代野猪。也就是纯种野猪和家猪的杂交后代。
将来二代野猪肉质如何,除了饲养方式等等后天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先天因素:种猪的基因。
二师兄和猪老二都是罕见的成年纯种公野猪,多年在山里吃灵芝、喝山泉长大,用来充当种猪再好不过!
此时,在二师兄和猪老二的眼前,是六头又白又胖的母家猪,挨个排成一排,撅着屁股,甩着短短的小尾巴,等着它们临幸!
在二师兄和猪老二看来,和山里那些皮糙肉厚的母野猪相比,这些家养的母猪简直就是天仙一样,皮肤又白又滑,身上粗大的毛孔诱人的张开,肚子上那一圈圈甩动的肥肉,动听的哼哼声,简直让它们两兴奋的要死。
它们两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而且从苏铭那里得知,不光是今天,以后它们随时有需要,随时可以大干特干。不光是眼前这六头母猪,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母猪,供它们快活。
野猪活到这个份上,这一生算是没白过!
当然,还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的,猪老二此时无比怀念自己那颗蛋。(未完待续。)
听他们这么说,下面不少人都是暗自点头,说得再好,不如做的好。苏铭回来之后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他们都是亲眼看到的。
“这就对了!我拿钱,不是因为我会养野猪,而是我看准了苏铭这孩子,我就相信,他给大伙指的路不会错!”
“苏成,你家娃也在阳川市打工,有三年了吧?让他开个公司,能行吗?”二大爷又问。
另一个五十多岁的胖子也是摇头笑笑:“我那娃不成,给他钱他也不会经营啊。”
“还有上次老顾他们三家。地被野猪拱了,要是搁在以前,咱们就只能自认倒霉,谁都没想到,苏铭几个电话,事情就解决了?这份见识,这本事,不要讲我们笋镇的人,就是县里的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吧?”二大爷问。
更重要的,苏铭就是镇上的人,家也在镇上,在他的公司打工,基本不可能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
“不过,丑话先说在前面!”
镇政府门口已经围了一大群来报名的年轻人,吴镇长站在国旗下面,手里拿着个大喇叭,对着乱哄哄的人群大声喊:“人家苏铭现在发达了,不忘家乡,愿意拉咱们笋镇一把。可如果有人去了之后,仗着是公司老总的老乡,捣乱惹事,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不用苏铭开口,我这个镇长,第一个就把他带回来!”
二大爷用力的点点头:“要是你们问我怎么养野猪,我也不晓得。不过我活了一辈子,别的不敢说,看人还是准的。你们也不想想,苏铭这孩子,不声不响就挣了这么大一笔家业,换你们,谁能行?再说过年这几天吧,他回来。给镇上解决了多少难事?苏老四,你打了一辈子猎,我问你,让你去抓几头野猪回来骑骑。你能行吗?”
下面一个黑脸汉子讪讪一笑,摇摇头。
“要我说,这是条路子。你们那点钱,不如拿出来。将来钱生钱,打着翻的朝上滚,还不比放在家里强!”二大爷第一个发言,声如洪钟的说。
关系到钱,不由得不谨慎。下面就有人笑着问:“二大爷,您老人家又没养过野猪,咋就知道一定能赚钱呢?万一养得不好,卖不出去咋办?”
“镇长你放心吧,咱们一定好好干,绝不会给镇子丢脸的。”下面有人说。
“那就好!你们报名的到这边来填表,然后拿着表,去县里医院做体检。”
众人一开始的反应了吴镇长如出一辙,之前谁也没料到,苏铭所谓的‘做点小生意’,竟然是整整三个公司!
苏铭开出的工资不算高,平均下来,到手的也就两钱多块钱一个月。不过三家厂,都是包吃住,有五险一金的,折算下来,比在县城里打工三四千一个月还要多,对于笋镇任何一家人来说,都不是一笔小钱。
第二个大消息,是镇子上准备集资办一个野猪养殖场。
笋镇的人穷,赚点钱不容易,家里攒点钱,都是用明确用处的,有的用来养老,有的是要盖房子,有的则是准备给儿子娶媳妇之类的。
集资这事关系到每家每户,因此镇上的长者和各家的代表,都集中到了笋镇的大祠堂里开了个会。笋镇以苏姓居多。后来又陆陆续续的搬来了不少外来户,这个大祠堂就渐渐的变成了大伙商量事情的地方。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很快的,笋镇就传出了两个大消息。
第一,是由镇政府牵头,在镇上招募八十个青壮年,等到开年之后,先去阳川市一部分;剩下的,等苏铭的酒厂建好之后,再直接去酒厂报道。
阅读超级动物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