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无处可依

最新网址:www.washuwx.net

约有七百余人随虞翻在这里搬运土石、开挖淤泥,修葺加固邓氏陂,并疏浚四周河渠。

陆议感叹时,虞翻以扁担挑土跟上来,倒了土,说:“正因膏腴,邓氏宗族繁盛,英杰辈出。”

他略带遗憾说:“可惜快则三年,夏侯将转封关中。”

虞翻口吻平静回答,并无惋惜之意,田信都不心疼,大家也没心疼的必要。

见陆议平整了土地,两个人拿起石锥夯实这一层黄土,轮到陆议挑起扁担,虞翻提着铁耜歇息。

作为一起倒霉的乡党,现在又都顶着虞夏族裔的身份,彼此有太多共同话题和底线、追求。

陆议说:“南中不稳,诸葛孔明有意亲征南中。此事宜早不宜迟,若是中原决战大胜,或许还能再拖两年。若决战不顺,我军荆州兵马要休养,益州之军正好出兵南中,即为练兵,也为解决南中骄横不法之豪族。”

“诸葛孔明有意使我率宗族出镇南中,我虑南中险恶,故再三请辞。”

陆议拖家带口二百多人,算上部曲足有三千多人,这么强大一股力量坐镇南中,足以威慑南中的豪强。

南中蛮夷始终没什么想法,蛮夷是真的很好治理。

最难应付的是扎根南中的汉豪强,这些家伙沾染蛮性,又极为贪婪,几乎见缝插针。

不给机会还好,给了机会肯定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

又或者像现在这样井水不犯河水,可这样的话,就无法从南中地区征发兵役、税租,还要留一支规模不下的军队监督南中,预防南中豪强发动内部兼并战争。

问题又很明确,现在打南中的话,是亏本的。

南中的税租,养不活一支三千人规模的郡兵;可扫平南中,最少需要三万大军。

以南中险恶的道路环境来说,三万大军能作战的锋锐部队也就三五千,其他都是沿途驻扎、运输军粮的。

用兵规模越大,粮食支出越大……也就越亏。

南中地区的帐不好算,除非以绝对优势慑服当地豪强,可这些人啸聚山林,称宗做祖逍遥惯了,祖祖辈辈就没跪着吃饭的习惯,一个个骨头很硬。

哪怕请南中的豪强出来做官,这些大爷也是不屑于的,出来做官就要受法律监督,要劳神于案牍之间,要应酬交际,弄不好还要掉脑袋。

所以荆州人退让,让出一些固定官位给南中豪强,这些人兴趣乏乏。

不肯交税,不愿服兵役,又不愿意出来做官……又是典型的群山恶水易守难攻,诸葛亮是真的为难,找不到解决的切入点。

偏偏汉末以来,南中地区也发展迅速,各家豪强都已成长到临界点。

稍微有点雄心壮志的,都想统一南中,做个南蛮王。

汉豪强想做蛮王……不奇怪。

如果益州不留一支机动兵力,南中地区可定会自乱,自己厮杀角逐出一个血淋淋的蛮王。

虞翻就带着十一个儿子出逃,人少好吃饭;可陆议宗族二百余,部曲三千……这么多张嘴要吃饭,部曲妻小问题也要解决,陆议有太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麻烦。

可能是担心虞翻不清楚自己心意和底线,陆议说:“夏侯改制创立北府,魏文长在汉中效仿创立西府。诸葛孔明极力夸赞其中精妙,而南中疑症,立南府,可迎刃而解。”

不需要额外的军队,只要扎一根钉子进去,背依益州的物资支持,连消带打,外加裹挟、纵横手段,扫平南中不存在问题。

问题无非就是南中要打多少年,和派谁打。

这是一种陆议、虞翻都很熟悉的策略、方针,两人都有丰富的处理经验。

说白了,创立南府,就是复制江东兼并山越的手段,把汉豪强击败,迁移到益州平原地带,然后以军吏统率蛮夷……使军吏发展为新的汉豪强,或新的蛮夷酋长。

虞翻为陆议扁担铲土,装满后,虞翻才问:“伯言是想都督一方,还是顾虑南中险恶?”

“有夏侯防疫救护十二策,南中险恶远不及孙权险恶。”

陆议嘲讽一句孙权,说:“诸葛孔明欲用我之力,想使我为将征伐南中,另以安远将军、庲降都督邓孔山为镇南将军,改立南府。”

邓方,字孔山,南郡人;最初是刘备的荆州从事,追随入蜀,担任犍为属国的属国都尉,犍为属国改为朱提郡,邓方担任郡守,后拜安远将军、庲降都督,负责抚慰远近蛮夷,招徕归化。

至今,邓方已经做了快五年的庲降都督。

虞翻听明白了,这是诸葛亮给的筹码太低,陆议不愿意挥霍立身根本的三千部曲,去换一个诸葛亮许诺、授予的将军职位。

彼此都是从江东跑过来的人,自然很在意‘谁是谁的人’这种概念。

田信拒绝兼任丞相府司马一事就是风向标,诸葛亮今后军权肯定不大,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江东降将出身,在诸葛亮手里去跟一众荆州人、开始露头的益州籍贯将领竞争……实在是为难自己。

何况陆议这三千部曲死一个就少一个,很难补充。

以府兵的编制来说,陆议很难在战争中壮大部曲,兵力只有消耗的说法,没有增长的可能性。

南中豪强也不是好收拾的,不然刘备、诸葛亮早就解决了。

这是要用部曲的命,买一张投名状,陆议不喜欢,与诸葛亮谈崩了。

刘备、诸葛亮不会放任他扩充部曲。陆议也没有军屯地盘,现在依靠刘备拨发的军粮度日,能维持现有部曲规模就已很困难了,是真的没有资源赡养、扩编更多的部曲。

比如眼前邓氏陂,就是一个千年家族的底蕴所在。

陆议体型魁梧、健壮,握着铁耜平整土地也是一把好手,因虞翻故意吐露的消息不时皱眉,疑惑:“夏侯真要转封?”

“南阳乃天下通衢,如何能做夏侯封邑?”

生活若稳定两三年,邓氏族裔将迅速积累财富。

财富可以让邓氏子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去成长,获得发展机会,进而回报族里。

什么都是虚的,邓氏陂周围的膏腴良田才是真的。

田信在集训军队,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虞夏始于舜帝治水,故每年夏祭治水七日。此效先贤,利长远之事,不可废也。”

邓陂看名字就知道跟新野邓氏家族有关,还是一处水利工程。

这是湍水以东修筑的阻水设施,湍水在此改流向南,这邓氏陂年代久远,太傅邓禹故宅,与西华侯邓晨故宅隔陂相望。

邓氏如今正衰弱,这片基业正好可以夺来。

按着昭阳邑内施行的户调粮税法,生活在这里的邓氏族裔,依旧是一户一年两石粮税。这点粮税,对邓氏族裔来说不算什么。

这个十石,是为了政绩好看,故意改的大亩小石,算是大家看破不说破的典型,也就哄哄外行人。

返回昭阳邑已有近十天,他已经适应夏季凉爽的短裤。

淯水以西是昭阳邑封邑,所以新野县也被割了一刀,留在新野的邓氏家族有的接受《三恪户律》分户后落户昭阳邑,有的则迁往淯水以东。

自然地,邓陂是属于昭阳邑内的水利设施。

本以为夏祭是一场隆重的祭典,这是引中原士族、荆湘士族关注的大事,刘备也很是关心。

没想到兼任夏正,负责夏祭的虞翻却组织人手发放工具,拉到新野县增修邓陂。

“邓陂周边皆膏腴良田呀!”

陆议挽着裤腿,登上邓陂环顾四周,他手里拄着铁耜。

邓陂以西有湍水,西北有涅水;邓陂以东又有淯水,周围土地平整,亩产能有‘十石’。

淝水之战七天后,既汉章武元年七月十五中元节,亦夏历八月二十日,星期一。

陆议从益州回荆州,来昭阳邑参加田信、虞翻举办的夏祭。

凡是家族谱系明确的季汉官吏,方便的本人来参加,不方便的派遣子侄前来。

阅读三国骑砍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