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跟着昆曲王子学念白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在古代的时候,帝王都喜欢用“鱼藻”来自喻,用鱼和水藻的关系映射,歌颂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的和谐气氛。
对面的旦角演员是他的助教,思铭。
“好!”等到张君的行腔结束之后,三人在他们的身后大声的叫起了好来。
杨涛笑着说道,“没想到,师父给我们找的昆曲王子,还真的是昆曲王子啊!”
张君哈哈一笑,说道,“你这小家伙,现在都长这么高了!”
杨涛和张君曾经也有一面之缘,两人曾经在春晚的后台上遇见过,那个时候的杨涛,还跟个小萝卜头一样,现在已经大变样了。
“老师好,我是周小山!”
“周小山,你好!”
“老师,您好,我是夏雪!”
“夏雪,你好!”
张君,是魔都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校长,是昆曲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再传弟子,也就是徒孙。
曾经获得过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由于扮相俊美,被誉为“昆曲王子”。
“张君老师,我们是想请您到我们的颐和戏社,来教我们唱戏的!”
夏雪一脸诚恳的说道。
周小山也是赶紧说道,“是的,张君老师,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不怎么了解咱们的戏曲,所以,我们想要用年轻人的视角,来了解一下戏曲文化。”
张君点了点头,问道,“知道昆曲有多少年的历史吗?”
这个问题我知道答案。
夏雪赶紧伸出自己的右手,比划了一个六,说道,“六百多年!”
张君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在六百多年前,昆曲就已经诞生了,昆曲又被成为‘水磨腔’‘水磨调’,因为昆曲的唱腔非常的柔绵,有一种在水边的植物,叫做木贼草,把它采集回来之后,蘸上水,用来打磨红木家具,经过七七四十九道工序打磨出来的红木家具,表面就会非常的柔滑,而内里非常的坚韧,用来形容昆曲的韵味。”
大家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张君一直拿在手中的那一株木贼草,本来都以为这只不过是戏曲中的道具而已,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来历。
“要不,夏雪,你先来试试,四百年前《牡丹亭》中最著名的《游园惊梦》里的杜丽娘的台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我觉得非常适合你,也很适合现在的情景。”
张君老师直接点将,夏雪也是一脸的惊讶,没想到这考核就已经开始了。
“思铭,你先展示一下!”
助教思铭走了过来,架势一摆,顿时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手势还是眼神,都是显得那么的专业,一旁的夏雪也是赶紧目不转睛的盯着看,好好的学习。
“三二一,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一声优雅至极的念白,将昆曲念白的韵味体现的淋漓尽致。
别说周小山和杨涛了,就连作为女性的夏雪,都觉得浑身一阵酥麻,太好听了。
尤其到了最后一个“许”字的时候,悠悠扬扬的行腔,让已经听得有些发蒙的夏雪都快要站不住了。
这也太难了吧!
本来夏雪就站在思铭的旁边,但是等到思铭行腔结束的时候,夏雪已经离思铭有两三米的距离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退堂鼓吗?
一旁的周小山不由的调侃道,“这位姑娘的声音竟然有如此大的推力,那么老远,就直接把雪姐给推过来了,佩服佩服!”
思铭也不由的掩口一笑,而夏雪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中。
第一次如此的近距离欣赏昆曲,夏雪感觉到,这也太难了吧,我还是回去拍戏吧!
夏雪一脸苦笑的说道,“不是说先来一个入门级吗,怎么一开始就是地狱级的呀!”
一旁的张君老师哈哈一笑,说道,“这本来就是入门级的呀!”
夏雪重新站在了思铭的身边,学着对方的动作,在张君老师的指导下,倒还是似模似样的。
“来,思铭,先来第一句,前四个字,不到园林!”
张君老师显得非常有耐心。
思铭轻启红唇,开口念道,“不到园林——”
夏雪跟着念道,“不到园林——”
不但是张君老师一脸的赞叹,就连周小山和杨涛都是赞不绝口。
“行啊,雪姐,学的真快啊!”
“厉害了!”
张君老师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不错,再往下来!”
仿佛是受到了莫大的鼓励,夏雪心中的那一份忐忑也消失了。
不过,第二句才是最难的地方,尤其是最后的行腔。
“怎知春色如许——”
由于昆曲的咬字和普通话是不一样的,夏雪仔细的听着思铭咬字和归音,开口念道,
“怎知春色如许——”
思铭的行腔,气息控制自如,如同唱歌一样好听。
而夏雪的行腔,虽然凭着自己的声色不错,一开始的时候,还能够控制声音的稳定,但是很快,她的声音就开始发飘,音色开始发尖,但是最终还是完成了。
张君老师也是鼓掌鼓励了一番,说道,“第一次学昆曲,能够唱成这个样子,已经是很难得的了,你还是很有天赋的!”
夏雪也是一脸害羞的捂住了自己的脸。
“真的是太难了,我当时非常想去控制自己的声音,但是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我的声音,我的气息,我自己根本控制不住,我也算是豁出去了!”
夏雪的画外音,配上刚才这一段的表演,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对这个可爱的姑娘有了更多的好感。
当然,周小山和杨涛也没有逃过考核。
张君老师说道,“咱们这次就只说两个字,两个一样的字,在《游园惊梦》里,柳梦梅叫杜丽娘的时候,用了两个字,姐姐!”
“但是,这两个字上了我们昆曲的韵白的韵之后,姐姐这两个字就是尖字,姐姐!”
所谓的尖字,简单来说,就是在声母为j、q、x的字中,通过对其中的部分字经过反切,变成声母为z、c、s,比如说,“姐”读jie,改切后读尖音zie。
“姐姐两个字上了韵之后,不但是尖字,而且有高有低,而且有长有短!”
周小山是第一次接触到戏曲中的这一块,显得有些迷茫,而杨涛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学过昆曲,但是京剧中的尖字,跟昆曲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来,跟我试一下,第一个短促的,ziezie——”
第一个zie很短,第二个稍微拉长一点声音,听起来干脆利落。
“第二个就不一样了,zie——zie——”
第一个拉长一些,第二zie就像是之前“春色如许”的“许”字一样,如同唱歌一般的行腔。
屏幕的左下角出现了一个计时器,从第二字zie字出口,开始计时。
十秒钟的时间,几个人全都看傻了。
而且张君的声音,由低到高,然后慢慢的打远,最后收的时候,声音和气息还是那么的稳定,跟之前思铭和夏雪的那种表现,简直就是一天一地。
周小山和杨涛对视了一眼,哥们,带氧气瓶了吗?
别说唱了,就光听,都觉得自己快要喘不上气了。
周小山赶紧站出来,说道,“杨涛,你是专业的,你就来第二个吧,我来第一个,短的!”
果然很鸡贼啊!
杨涛也是无所谓的说道,“没问题!”
一旁的夏雪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让你们刚才看我的笑话,怎么样,报应来了吧!
不过,张君老师可不会这么轻易的让周小山给躲过去,笑着说道,“这两个,你们都得来一遍!”
嗬,好嘛,直接把路都给你堵死了!
没办法,周小山只能和杨涛一起,开始跟着张君老师来学。
不得不说,周小山的音乐功底,让他要比夏雪的气息更加的稳定,嗓音条件更好的他,唱起来,倒是有模有样的。
杨涛自然不必说,有着扎实的京剧底子,学起来就更快了。
张君老师点了点头,露出了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真的是太难了,在一边听的时候,看的时候,就觉得那一招一式,慢悠悠的,挺好看,但是没想到自己去试的时候才发现,就是那几招几式,没有十年的功夫,想都别想,就是这么难!”
周小山的画外音响起,伴随着刚才的表演,让观看节目的观众们都对昆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也对戏曲演员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为大家可以近距离的观看戏曲演员的一招一式,而且让两位在娱乐圈里颇有名气的演员和歌手来尝试,大家肉眼可见的就是,这些真功夫,那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的!
就简简单单的一句念白,就足够你去学上十天半个月的,而且,如果没有老师教,你连入门都入不了。
这就是戏曲难的地方。
“咱们昆曲的表演,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翻,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果有不足的地方,那么就要靠外在的这个水袖翻飞来弥补了,一起来表演!”
说着,张君老师将自己的水袖一翻,托在手上,在面前画了一个圆。
夏雪不由笑着说道,“哎,这个好像跟太极拳有点相似啊!”
张君点点头,说道,“没错,我一直都觉得昆曲好有一比,就是一边打着太极拳,一边唱歌!”
昆曲的舞蹈动作细腻,声与身需要结合的巧妙而且和谐。
张君看着三位,笑着说道,“接下来,咱们都穿上戏服试一下吧,让我好好看看,你们有没有真的很想来学昆曲!”
夏雪听了之后,不由的眼睛一亮,能够穿上漂亮的戏服,可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镜头一转,三位穿好戏服,走了出来。
观众们看到穿好戏服的三人,都是不由的惊叹出声。
“哎呦,真是人配衣服马配鞍啊,这戏服一上身,马上气质都不一样了!”
“没想到夏雪穿上戏服之后,这么好看啊!爱了爱了!”
“嗯,还是杨涛穿上这戏服有样子,毕竟是专业的啊!”
“这个周小山穿上只有,也显得高贵了起来。”
“我也好像穿一次戏服啊,真漂亮啊!”
……
7017k
“咱一片闲情,爱煞你哩——”
镜头中,出现了一位长相英俊的昆曲小生演员,正是有着“昆曲王子”之称的张君。
也就是说,如果人有了诡诈之心,禽鸟都可以察觉而远离。给这个临湖建筑取名“对鸥”的含义就很明显了。
人不要有不良的企图,要心底坦诚才好!
当然也是皇帝对自己以及对群臣的警示。
会仙居,知春亭,……
然后,一声婉转典雅的行腔,飘荡在颐和园中,而且周围人流如织,不少人都驻足欣赏。
小班事杨涛带着周小山和夏雪,畅游在颐和园中。
而对鸥二字,来自《列子黄帝篇》的故事: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喜欢鸥鸟,每天早晨来到海边都有数百只鸥鸟和他很亲近。有一天他的父亲要他把鸥鸟捉回来供自己玩乐。可是第二天来到海边时,鸥鸟都围着他飞,就是不下来。这说明鸟是知道他的企图的,所以才不与他亲近。
关于这个故事,晋朝的张湛有评论:“心动于内,形变于外,禽鸟犹觉,人理岂可作哉!”
魚藻二字来自《诗经小雅魚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夏雪忽然侧耳说道,“哎,是不是那边啊,我好像听到声音了!”
周小山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对,我好像也听到箫的声音。”
“接下来,有一个任务,我给你们两个人在颐和园里安排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昆曲王子’,你们现在需要去找到他,他会给你们最好的指导。”
伴随着林桐的声音,夏雪和周小山二人开启了“寻师”之旅。
跟随着箫的声音,三人来到了一条长廊。
颐和园中的鱼藻轩,两个优美典雅的身影,正在翩翩起舞中。
排云门的两侧,各有一座临水建筑,分别命名为魚藻軒和对鸥舫。
镜头一转,四位老前辈坐在前面,林桐敬陪末座,身后是颐和戏社的学员们以及两位嘉宾,看着大家真诚的笑脸,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是将这幅美丽的画卷印刻在了心中。
颐和戏社,开园留念。
跟随着镜头,大家可以俯瞰到颐和园中的无双美景。
阅读我的国风百艺系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