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明仁宗朱高炽(临时)
要知道他成长的阶段可不是稳如泰山的大明,而是同样风雨飘摇的大明初期。
那个时候北方蒙元残余势力不但在,实力还不弱呢。
而同样作为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皇孙,作为成祖皇帝朱棣的儿子,他怎么可能就一丁点不能打的?
这就是能力所在了。
同时为什么说这个家伙很虎呢?
在一万对阵数十万的情况下,就算李景隆再如何,这个家伙也应该紧守城池才是。
但是朱高炽偏不,这个胖子胆子大得很,不但防守的颇有章程,还是不是的趁着晚上把城门主动打开带人去敌营那一来一把刺激的。
不是一次,是好多次....好多次...
当然这一次并不是大明朝最亮眼的防御战,毕竟人家老朱家在防御这块有天赋啊。
当年朱文正对阵陈友谅的洪都保卫战,两万直接对阵六十万,生砍了八十五天。
相比较于那一次,朱高炽这的确是有点拿不出手,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对付的了的!
毕竟无论是李景隆的能力有多差,这件事情也可以算是奇迹了。
至于他为什么不跟着自家老爹去进攻,这除了镇守后方之外,最重要的是,这哥们腿脚不好啊。
他没办法骑着战马四处乱窜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一次北平保卫战的经历,朱高炽在朱棣这里似乎也定了型了。
那就是老家守门员,他的职责就是只有一件事!
留守京城,监国理政!
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可哪怕是过了这么多年,干了这么多年的大名总管,可他的登基仍然是被不少人诟病怀疑。
因为实在是太巧了,太尴尬了,太无奈了。
首先就是这几百年来,史书上对于这一段都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记载。
这个史书说的不仅仅是野史杂谈,甚至还有真正的正史。
当然,清修明史,这个玩意你认不认就没法说了。
总之,正史野史上都隐隐的表达出来了一种,朱棣对于自己继承人的这个想法一直不太赞同自家大儿子朱高炽的感觉。
而是自家老二朱高煦。
加上在靖难之中,朱棣还嘴碎非要说上那么一句实在是不能不让人多想的话。
而且朱棣还是在远征回家的路上,突然病逝的。
这一堆的事情全都扎在了一起,那不是一般的麻烦,一般的尴尬,甚至于他的遗言到底是什么这都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不过这些事情,除非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原本都被弄了出来,否则我们已经不太好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但,仅仅凭借我们已知的事情来说,其实我个人还是觉得朱棣应该还是想要将自己的位置传递给朱高炽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他喜欢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啊。
但皇家事不是家事,他的个人感情是不可能和大明未来凑在一起的。
说朱棣喜欢自家老儿,那是合情合理的,毕竟所有的记载都很清楚,这两个人无论是外貌还是性格都不是一般的相像。
甚至就连喜欢和人干仗这都很像。
作为父亲喜欢自己的这种儿子,合理!
作为主帅,喜欢这么一个有名将之能的将领,合理。
作为皇帝,想要让他当太子,当皇帝,胡扯!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件事情,朱棣不仅仅是一个皇帝,而且还是一个不昏聩的皇帝。
你不管说他穷兵黩武,还是说他五征漠北劳民伤财,亦或者说他靖难之役后杀了方孝孺打断了读书人的脊梁。
你就算是把他所有的问题都说出来,他也不是个昏君,甚至他绝对算是一个明主。
作为一个明主,最基本的事情就是,他很理智!
他不会被自己的个人情绪所左右的,否则他如何能够成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以下克上最后还成功了的藩王了。
而且除了这个基本盘之外,还有我们大明三大聪明人之一,大明内阁首辅第一人大领导解缙也是佐证之一。
这位聪明的过了头的家伙在面对朱棣询问继承人的时候,他竟然回答了一个好圣孙。
你真以为这就是表达自己的敬佩?
他可以是聪明的过头了,但他不是傻。
继承人,这可是要命的东西呢,这种问题如何回答可都是已经有了模板了。
有句话说得好,当你将硬币抛向天空的那一刻,其实你的心中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同样,在你询问继承人的时候,其实你的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是需要一个聪明人合理的说出这个答案,然后给你一个更加合理的理由罢了。
而解缙也一定会揣测好这件事情,想好了朱棣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然后才会给出来一个答案。
好圣孙只是答案?
不,他还是一个能够说服朱棣的理由。
或者说,他朱棣需要的这么一个理由。
第三个佐证,永乐盛世!
一个时代给朱高炽证明这已经算是足够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唐太宗,明太祖,明成祖这几个人与唐玄宗之间的区别。
他们面对的局面都差不多,可能其中明成祖还稍微好一些,也是好的有限。
我们在读史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那文韬武略,但是却极少去看到这文治武功之下的民生民力。
这也就是他们三个和唐玄宗的区别了。
在各种文治武功的折腾之下,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让百姓能够不造反,能够吃上饭,这就叫做盛世!
要是做不到,内部百姓出现问题了,或者哪路兵马出现问题了,那就是唐玄宗了。
简而言之,玩明白了的是盛世,玩崩了的是玄宗。
很明显,朱棣的永乐盛世没有玩崩。
单纯的就以折腾来说,朱棣可比之前的那些前辈能折腾多了。
五征漠北,编纂永乐大典,郑和七下西洋。
这三件事情哪一个不是举国之力才能够办的?
你让历代皇帝之中有最壕富二代之称的杨广试试?
三征高句丽他就没了个球球了。
就这些事情全都砸上去,这钱烧的那真是犹如洪水滔滔。
那钱怎么出来的,这可都是实打实的赔本买卖。
不管这耗费多少国力,最后坚持下去了,永乐一朝就是没崩溃,那因为啥?
还不是因为朱高炽,总不能是因为朱高煦吧。
他要是有这个本事,朱棣也不会喜欢他了。
要是没有朱高炽各种拆拆补补,上哪儿有朱棣的这些文治武功,就他那么一个花法,说实话两千多年里,有几个人能够抗住了?
所以这点连我们都能够想明白的事情,作为一代雄主明君的朱棣他怎么可能不明白。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名将更胜明君的朱棣,当然知道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治理家国。
这经济,这内政永远在军事之上!
打仗,治国,打得就是经济,就是内政,就是国力。
你不让朱高炽上,你让朱高煦上?
再来一次五征漠北?
谁给他打经济盘?
让他哥哥朱高炽?
好嘛,这得多大的心?
就那个莽夫,他自己不知道自己什么德行么,就算是朱高炽大度不在乎,他也不敢让自家老哥在自己屁股后面监国啊。
所以这一点朱棣比自家儿子们看得更加的清楚。
再加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靖难啊。
朱棣上位之后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是明着造假,甚至他自己都已经不避讳了。
那就是给自己洗白礼法问题。
他自己本就是以下克上,有了方孝孺的死,这件事情基本上是被定死了。
否则后面也不会从太宗改成了成祖。
所以这么一个热衷于洗白自己礼法继承的朱棣,当然知道自己最怕什么。
他最怕的就是两件事情。
第一,他害怕自己的儿子对自己重蹈覆辙。
第二,他害怕自己的礼法问题再次被拿出来。
如果让朱高煦上来,为了保证自己的合理性,他不把他爹的问题拿出来顶缸,他用什么来抗住压力?
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
所以说,朱棣不但让自己的长子朱高炽监国,对于他的权利也是放得很大。
最起码在他可控范围内,可以说是对他十分的信任了。
作为真正的嫡长子,朱高炽有着充足的理由和身份,然后监国期间他也是做得不错的。
一手掌控内阁,一手调和百官。
成天和那群内阁大佬加上六部衙门的管事的混在了一起,这群人早就是他朱高炽的人了。
京城之中可以说是铁板一块,朱棣对此不但是心知肚明,他自己也是默许的。
可以说,朱棣看得很清楚,从当初的大明王朝百废待兴, 到了永乐一朝经济近乎崩盘,哪里还能够再来一次折腾。
那就不是掀桌子了,再折腾一次之后这桌子都没了。
干脆直接让蒙元或者鞑靼他们直接南下吧,把皇位和天下还给人家不好么?
所以说朱高炽或许有很多很多的怀疑,但是他的上位可以说是众望所归,除了他亲弟弟看上去十分的不喜欢之外。
他也没别的反对者了。
而且,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个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的朱高炽,他真得是一个好皇帝。
不仅仅是那不到一年的执掌大明,更是那永乐一朝几十年的时间之中,帮助大明这座超负荷运转的国家机器保持着通畅运转。
如果从这上面我们无法让人有更加通透的了解,那么我们换一个比喻。
在一个世界五百强的公司之中,从一次重大危机之中解脱出来并且保持了几十年的不断进取和发展。
而朱高炽虽然只在中间干了不到一年的董事长,可是却在前面干了二十来年的CEO,亲自执掌公司,稳定公司发展。
同时将这个公司完整的交给了下一个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继承人手中,并且再次保持了十年的发展稳定。
这,就是朱高炽的作用。
在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之中,他的作用不仅仅是承上启下,他的作用更加的重要。
因为他是亲身参与者,所以大明才会有仁宣之治,而非是宣宗之治!
喜欢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请大家收藏:()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更新速度最快。
嗯....虽然对手是李景隆....虽然是他吧....但也是很强大,这一战也是很危险的。
而且这一战他可以说是安排的井井有条,无论是城内的民生还是城外的敌人,城门城墙的防御等等都很妥当。
最起码作为皇子的训练还是要有的,毕竟要知道朱高炽虽然战斗的次数着实不多,但他还是有一个十分傲人的战绩的。
那就是北平守卫战。
以一万老弱病残对阵李景隆的大军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包括这些年影视剧的塑造也是一样。
觉得他能够继承了他爹明太宗/成祖朱棣的皇位基本上就是因为那句好圣孙朱瞻基了。
而造成了这种情况的也不怪后人对他坑,主要也是真的没办法啊。
毕竟他弟弟那么能折腾,如果说朱高炽一丁点武都没有,那....难不成那条腿就是因为练武的时候偷懒被亲爹打断了?
这不合理嘛!
可是在这里,我就要给朱高炽这位仁宗皇帝抱屈了!
咱有一说一,这位朱高炽还是相当的猛的,不但猛,还挺虎!
毕竟这个家伙不但胖而且还是个瘸子,不但是个瘸子,在位十个月,连一年都没干满就直接呜呼哀哉驾崩了个球球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他的认知,远不如五征漠北的朱棣,也不如圣孙宣宗朱瞻基了。
最近这些年这明史慢慢被抄了起来,作为明仁宗朱高炽的描写也有很多。
简单来说,对于他的印象基本上就是,憨厚,肥胖,仁慈,还有一个好儿子。
毕竟这两个人,都还是很能打的存在。
但,一个这么能打的爹,一个也还挺能打的儿子,下面还有两个同样能打的弟弟。
有这么一个身份,他怎么就混成了一个....文弱的胖子?
火车的旅途很漫长,本想说一说嘴炮大统领,但是因为诸多原因被限流了。
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之前宋仁宗的前提之下,再预备一个明仁宗朱高炽吧。
作为仁宗,虽然和宋仁宗之间还插着一个元仁宗的存在,不过有一说一,论声望他可比元仁宗那一大串的名字的知名度要高多了。
阅读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