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可比周公
因为秦亮刚回来,除了在城门口见了迎接的官员,便只与王广等见过面,并没有事先得知策封的内容。他只对策封什么爵位感兴趣,遂认真听着。不然以他此时的精神状态,多半没法专心听宣!
这篇策书是长篇大论。大概是说,昔日曹爽骄纵无德,又在伐蜀之战中损兵折将、虚耗国力,司马懿则居心叵测,兵変谋逆。幸有君勤王辅政,平定幽州叛乱,南慑东吴,西灭蜀汉,匡扶社稷,中兴大魏,可比周公、召公。朕闻先王对于建立功德的人,不以外姓、宗亲区别,周天子、汉朝天子因为分封诸王,能够拱卫国家、藩屏皇室,于是国运长久。
秦亮听了好一会,终于听到了封赏的内容,朝廷分封出十郡之地、准秦亮开国设社稷宗庙,策封为晋王!并赐九锡。九锡之物当然没带来,因为其中有门板之类的大物件、不可能急着抬过来。
不过现在都不再重要了。如今的颍川钟氏的表态看来,至少不想与秦亮为敌;钟毓很少来走动,但他弟弟还在大将军府做了属官。
这时陈骞、钟会等属官也纷纷劝说。秦亮却故作感慨,回顾左右道:“我刚出仕时,便有志于结束连年战乱,做出一番功绩。孙太尉当初还在曹昭伯府上做长史,亦知此旧事。用兵攻伐吴蜀,都是为了中兴国家。如果现在我接受封王,那诸公岂不是要怀疑我、有不臣之心?”
众人顿时愣了片刻,钟毓也瞪了一下眼睛,仿佛在说:难道、君竟然没有不臣之心?
长史陈骞率先回过神来,说道:“那都是他人妄自揣测,大将军大可不必在意。况且君有灭国大功,开国称王、舍君其谁?”
钟会也道:“如今大将军居功至伟,足以服众。”
秦亮听到大家的言论,心下稍感欣慰,却依旧拱手道:“休渊士季之心情,诸位好意,我已心领。但如此封赏,实无法坦然拜受。”
他又转头道:“公回东堂之后、便如此回复殿下,稍后我再上表解释。”
钟毓拜道:“既然如此,仆先回宫复命。但请大将军三思!”
秦亮遂送钟毓、阿蘇出厅堂,众人也簇拥着他们一起走下台基。这次秦亮只是亲自送到台阶下面,然后就叫陈骞带着官员们、继续礼送使节出大门。
跟着使节来的宦官张欢、在正式场合没有多言,这时他倒是单独留了下来。等人们走到了长廊上,张欢才恭敬地说道:“皇太后殿下明早欲在东宫召见大将军、以商要事。”
秦亮点头道:“我一早便前往觐见。”
张欢又沉吟道:“此前皇太后殿下也在考虑,是否该循序渐进地、以策书先封大将军为晋公。”
秦亮不置可否:“待我见了殿下,当面相谈。”
张欢再次揖拜道:“那仆也不多逗留了,请告辞。”
秦亮还礼,说了一声后会有期。他站在原地目送张欢,很快转身返回台基上。
刚才还十分热闹的地方,此时竟忽然之间只剩下了秦亮,他甚至有一刹那产生了恍惚感、好像刚才听宣策书的事是个错觉!当然周围还有侍卫、侍女,但他们不会随便与秦亮说话。因为他临时从内宅过来,吴心一时间也不在这里。
不过诸侯王应该可以称孤道寡,此情此景、居然十分应景?
大门那边还有隐约的说话声传来,不过近处已变得十分安静。秋冬时节、应该是最宁静的时候,至少没有了虫子的嘈杂。庭院里的树叶都渐渐凋零了,但天气晴朗、阳光明亮,正是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色。
秦亮踱步到台基一侧的栏杆旁,他回头一看,便看见了熟悉的邙山、巍峨矗立在天边。山顶之上,泛蓝的天空显得分外高远!风中传来了稀疏的鸟鸣,放若是大音希声般的恢弘雅乐正音!
曹爽建造的这座府邸,秦亮确实很喜欢。不乏开阔壮美的自然景色,却也因为住习惯了,熟悉感也会让人产生温馨、安稳之感。
没多久陈骞、钟会等人回来复命,秦亮又与他们言谈了一阵。等到大伙散去,他便又回了内宅。
因为歇得比较早,次日天刚明、秦亮就起来了,一早便准备去东宫觐见。
郭太后今日召见,可能主要就是为了谈正事?毕竟东宫平素没人居住,不像皇宫里那般人多眼杂,说一些密言、也不用担心被闲杂人等听去。
刚下了一场大雨,昨今两日都是晴天。秦亮到达东宫的时候,朝阳已经升起,东边的云层给染上了些许金边,也让这颜色日渐萧索的秋季、平添了几分鲜艳。
随行的侍卫留在了东宫门楼内,原本在那里当值的、也是中坚营潘忠麾下的人。秦亮在永安殿外的台基下面,见到张欢等宦官,寒暄两句,他便走上了高高的台阶。
这时吴心等人,正好从永安殿内出来。秦亮打了声招呼,便独自走进了正殿。
北边木台上、那个带栏杆的正位,依旧在那里,不知多久没人坐过了。东边木窗间的阳光照射进来,灰尘在一缕光线中飞舞着,秦亮又注意到了它,迈步往前走时、转头观望了一会。
秦亮忽然从余光里发现,郭太后高挑的身影、出现在了大殿后侧的门口。她的声音依旧好听,庄重的主音之间、带着娇声的辅音余韵:“仲明要不上去坐坐?”
“只是一个座位罢了,也不知为何容易引人注目。”秦亮转头先说了一句。他立刻站在原地揖拜道:“臣拜见殿下。”
郭太后露出了一丝笑意,又仿佛松了口气似的、轻叹道:“仲明终于回来了!”
甄夫人这才走进正殿,揖拜道:“恭贺大将军。”
钟毓脸上长着浓密的髯,与钟会一样是个大胡子。不料面相粗犷的人、心思有时候倒是挺细,钟毓立刻察觉到了秦亮的目光,随即一脸真诚地轻轻点头示意。
其实曹爽还在的时候,钟毓似乎是倾向于司马家的人!曹爽伐蜀时、秦亮是参军,亲自见证了其中的过程。钟毓在出兵之前是一声不吭,等到曹爽进退两难的时候,他便写信力劝曹爽赶紧退兵。立场不得不叫人怀疑。
策命中都认可了秦亮的功绩、封王的理由,钟毓的言论也不出意外:“大将军有大功于社稷,若是推辞不受,恐怕陛下、殿下难以心慰。”
阿蘇也立刻说道:“君受诏命开国,正可拱卫社稷,这是国家之幸!”
两个使节之中,阿蘇是秦家同族,诚心想秦亮接受王爵十分正常,因为建立宗庙祭祀的祖先、必定也是阿蘇的先祖。秦亮主要留意稍微观察了一眼钟毓。
秦亮听莫邪说得仔细,顿时问道:“她来的时候,卧房里有声音?”莫邪埋着头低声道:“嗯。”
他略有些尴尬,不过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说了一句“知道了”,便继续走出门楼,往前厅庭院那边而去。
等到秦亮走进阁楼厅堂时,果然见一大群人已经跪坐在厅中。人们见秦亮进来,这才纷纷从筵席上起身。
钟毓读到这里,声音亦渐渐有点异样。
秦亮听到“钦哉”的时候,便伸手准备接策书。这次他没有像上次一样、稍有犹豫,而是起身径直道:“臣留下策书,恭敬细读,以便上表推辞。但礼器等物,还请公带回朝廷,实不敢接受。”
钟毓确实是正使,他拿起节杖,走到了摆放好的各种礼器、金虎符等物的中间。
秦亮见状,率陈骞等众人行拜礼。钟毓遂展开策书,当众宣读。
来的使者是钟毓和阿蘇,因为钟毓是御史中丞、估计他是正使。剩下的除了随行官吏、宦官,便是大将军府上的一众属官,正陪在厅中。
秦亮主动向钟毓、阿蘇拱手道:“临近中午时才回府,因长途跋涉,午后便歇了一阵。未料使节到来,有失远迎。”
但秦亮也不是太在乎,他原先主要是想、尽量让几岁大的孙亮继承吴王之位而已。
莫邪听到秦亮的回应,弯腰解释道:“庭院的门楼,白天都敞着,有人守门。可张夫人来的时候,正好遇到那里的侍女离开了,她便自己进了庭院。张夫人平常不会进来,先前说是,听闻大将军远征已归,前来恭迎大将军回府。”
钟毓客气道:“无妨无妨,仆等奉诏而来,能见到大将军、将策书亲手交于大将军之手,即算不辱使命。”
阿蘇道:“仆等在东堂觐见,陛下亦在正位。”他没有说郭太后,但召见大臣的人、必定是郭太后,几岁的曹启不可能单独召见大臣。
秦亮又与陈骞、王康寒暄了两句,幸得二人留守大将军府、诸事才维持得有条不紊,陈骞等忙称分内之事。
秦亮到外屋把一顶冠帽戴上,然后大步出卧房。没一会他在廊芜上、碰到了未走远的莫邪。
莫邪走在他的侧后,说道:“君侯,张夫人……说南方口音的张夫人,先前到庭院中来了一趟。”
“哦?”秦亮随口发出了一个声音。主要是莫邪专门提到了潘淑的口音,他便立刻想到,潘淑的身份保密并不严密。诸如此类的一些蛛丝马迹,如果有人专门关注吴国皇后的事、估计能猜出来。
阅读大魏芳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