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芙蓉镇》座谈会

最新网址:www.washuwx.net

“上回去香江,你怎么能去?”

谟言一头雾水,“我为什么不能去?”

“伱要是能去,我也能去才对。”

林为民摇摇头,就这唐玉秋老师还说他跟自己一模一样,哪像了?我在文研所的时候那可是三好学生!

“少在这自欺欺人了,铁生身体那么不方便,写的都比你多。这一年过了一多半了吧?除了两篇短篇,你还写了啥?”

事实胜于雄辩,于华被林为民怼的哑口无言。

这下子老实下来了,也不叫嚣“我凭什么不能去香江”了。

到了石铁生家,听说谟言写完了他那部大长篇,石铁生也很激动。

“等发表了我可一定得好好看看!”

几人访问香江的时候,石铁生已经知道了谟言在写《红高粱家族》,只是没想到他的效率这么快。

三十万字的大长篇,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写完了。

“为民,谟言这效率起码有你七成功力啊!”石铁生调侃道。

林为民拍拍谟言的肩膀,“何止是七成功力啊,十二成都有了。在我负责的这么些作者里面,要说写作效率这方面,谟言是独一份。”

林为民的夸奖让谟言笑的很开心,本就不大的眼睛都快看不见了。

一旁的于华满是醋意。

在石铁生家吃过晚饭,把于华送回文学院,再把谟言送回魏公村。

林为民回到了家中,陶慧敏正坐在沙发上研读研读剧本。

灯光下,冰肌玉骨,宛若惊鸿。

看到女朋友这么热爱学习,林老师很高兴。

不过一个人学习毕竟还是孤单了一些,有林老师在这,怎么能让陶慧敏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学习呢?

应该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才对。

林老师这人,最喜欢的就是言传身教,尤其是对陶慧敏这种学习态度非常认真的好学生。

这一晚上,林老师不仅给陶慧敏普及了《西游记》里的金箍棒的长度、粗细,还给他讲解了金箍棒的正确使用方法。

比如,孙猴子打死白骨精总共用了几棒子这个问题,林老师解释的就非常生动,甚至不惜以身试验,让陶慧敏同学非常快速的掌握了金箍棒的正确用法。

金箍棒在她的手里,可大可小,可软可硬,端的是变化无穷。

翌日一早,陶慧敏起床的时候还有点不利索,昨晚的学习实在太过用功,以至于都忽略了身体。

她今天还要去拍戏,只能挣扎着起了床,吃完饭,让林为民开车送她去剧组。

送完陶慧敏,林为民来到国文社上班。

就瞧见陆遥晃着膀子从外面回来,林为民问道:“又去外面吃早饭了?”

陆遥赶紧解释道:“我吃的豆腐脑、油条。”

“你紧张什么,我又没说你别的。”

陆遥松了口气。

“稿子改的怎么样了?”

“快了,快了!”

林为民一听这话就知道肯定还没信儿,陆遥的脾气秉性他太清楚了,他也知道催了没用。

陆遥虽然平时不靠谱,但在写作这件事上,还是非常自律的。

下午的时候,林为民在文研所时的同学顾桦来了《当代》编辑部。

“你怎么来了?”

好长时间不见顾桦,林为民万分惊喜。

顾桦一身风尘仆仆,说道:“谢晋导演要改编我的《芙蓉镇》,明天准备召开一个座谈会。”

林为民高兴道:“早就听说这事了,这可是大好事啊!”

顾桦点点头,脸上尽是喜色,他又说道:“座谈会你过去帮我站站脚呗?”

“我去?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好歹也是《当代》的主编。你不知道,这回座谈会的规格很高。官方代表有陈先生、沪影厂厂长徐桑楚。

文艺界代表有,电影评论家钟殿榧、李陀、香江导演许鞍华、香江南方影业公司总经理许敦乐……”

林为民听一听乐了,这还不少熟人呢。

顾桦一再请求,林为民才道:“行吧,那我明天过去,地址在哪?”

“京西宾馆。”

第二天,林为民送完陶慧敏去剧组,便开车来到京西宾馆。

刚进宾馆院里便看到了阿诚正扶着一个老者拾阶而上。

“阿诚!”林为民叫了一声。

“林老师!”

阿诚脸色惊喜,给他介绍道:“这位是我父亲,钟殿榧。这位是《当代》的主编林为民,我那几篇都是在他手上发表的。”

“谢谢林主编了!”钟殿榧和善道。

“钟伯父,您客气了。阿诚的作品非常优秀,能发在我们刊物是我们的荣幸。”

听别人夸奖自己的儿子,钟父很高兴,几人聊着走进了举办座谈会的会议室。

京西宾馆三楼的会议室很大,有上百平的样子,墙上还挂着“电影《芙蓉镇》改编座谈会”的横幅,会议室中间的长条会议桌隔开了二三十张椅子。

此时会议室内已经坐了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位看着很是精干的男人,导演谢晋这时候站起来介绍。

“这位是沪影厂的徐桑楚徐厂长!”

介绍到林为民时,徐桑楚寒暄道:“林作家可是我们沪影厂的自己人!”

“哦?徐厂长这是从何说起啊?”谢晋问道。

徐桑楚道:“林作家的姐夫韩定邦是我们厂的老导演。”

谢晋笑道:“没想到你们还有这样的缘分。”

几人说笑着,又介绍了会议室里的其他几人。

李陀的本业是作家,但这几年除了本业不干,他什么都干。

编剧、编辑、文学评论、电影评论,现在应该算是个杂家吧,在燕京的文学圈很有影响力。

挨着李陀坐着的中年人,林为民看着有点眼熟,谢晋介绍他叫黄建忠,林为民立刻想起来了,这不是“座山雕”的好搭档嘛!

还有享有“中美文学大使”之誉的美籍散文家董鼎山。

一群人寒暄过后,林为民找了个犄角旮旯坐下。

过了几分钟,许鞍华走进了会议室,见到林为民略感意外,她主动坐到了林为民旁边。

“林先生,你怎么来这了?”许鞍华问道。

“这话应该我问你才对,你不是在筹备《情人》吗?”

“《情人》的筹备仰赖沪影厂出力,正好我在沪上,徐厂长让我过来捧捧场。”许鞍华解释道。

林为民笑着说道:“我也差不多。顾桦跟我是文研所同学,过来帮撑撑场面。”

两人低声说了几句,这时又有人推门进来。

会议室里的人都站了起来,“陈老”、“陈老好!”

由于人太多,陈先生没有一个一个打招呼,只是笑着冲大家摆摆手,坐到了事先给他准备好的位置上。

坐到座位上,刚跟徐桑楚说了两句话,瞧见林为民缩在角落里,他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朝林为民招招手,道:“小林,往前坐点嘛!别搞的像个受气包一样,这可不像你的性格!”

林为民听见他的喊话,起身往前窜了几个座位,笑着说道:“今天是徐厂长、谢导和顾桦的主场,我就是过来捧个场的。”

“那你往后稍一稍吧!”陈先生玩笑道。

“瞧您说的。都把人叫过来了,哪有往后撵的道理。”

林为民肆无忌惮的和陈先生开着玩笑,众人哈哈笑了起来,会议室内的气氛轻快。

一旁的几个小字辈看着一阵眼热。

过了一会儿,座谈会正式开始。

两岸三地,满座衣冠。陈先生先给这次的座谈会定了个调子:要拍出一部深刻反映过去年代,兼具史实性与艺术性的电影。

《芙蓉镇》是由沪影厂投资拍摄的,徐桑楚作为东道主先开场,然后便是作者顾桦发表了创作背景谈。

顾桦谈话的后半段,提到了在《当代》改稿时的经历,他提出让林为民讲讲。

众人鼓掌,林为民只能开腔:“那我就简单说一说。”

“顾桦刚才说的没错。当年我们俩还在文研所学习,他跑到《当代》来改稿的时候,不光有我,还有陆遥,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文学……

抱歉,扯的有点远。

说回刚才提到的。到最后,顾桦的劲儿显然还没用完。

他还要完成秦书田这个男主人公的人格,一定要他官复原职,我觉得这一点没有必要。

当电影结束时,秦书田不需要官复原职,他帮助女主人公胡玉音卖米豆腐是符合他们所破坏的道德而建立起来的关系,而不是破坏了以后,他们刚刚出来又走进另外一个道德秩序里去了……

我就这两点意见,一家之言,还请大家不吝批评指教。”

林为民来纯粹是凑热闹的,简单的说了一番话,他便点到了阿诚。

“阿诚,你来说说吧。”

(本章完)

“同样是上学。你看看谟言,你再看看你。你们文学院的老师可跟我说了,文学院这么多学生,写作的时候看不着你,只要一有活动,你比谁都积极,场场不落,人送外号‘捧场王’!”

于华嘴唇嗫嚅,“我……我那也是热衷学习,这……这些活动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于华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大长篇?什么时候的事?”

“刚把手稿交给林老师。”谟言老实答道。

于华的眼神不禁朝林为民投去,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整整三十万字,对于他这个最长只写过几万字篇幅中篇的创作者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考验。

在《红高粱家族》的创作当中,谟言取了个巧,把他整部分了五个篇章,《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奇死》。

各篇章独立成篇,又紧密相连,且各有侧重。

谟言一脸无语的看着于华。

林为民忍不住出言打击道:“谟言在军艺上学,不到一年时间磨了一部大长篇出来,你呢?”

谟言点了点头,跟着林为民上了车。

来到国立文学院接上于华,见了面他就盯上了谟言。

其中第一篇《红高粱》,在之前谟言跟随林为民前往香江访问后不久,便以中篇的形式刊登在了《八方》上。

《红高粱》的顺利发表让谟言动力十足,回到军艺笔耕不辍,在短短三四个月时间当中,便将整部全部创作了出来。

谟言的脸上带着几分笑容,“写完了。”

这部《红高粱家族》是谟言首次尝试长篇创作,去年入学军艺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想法,在学校的时间,除了学习,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这部的创作当中。

林为民花了一个下午,才将看了一半。

在他看手稿的时候,谟言就缩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他跟来编辑部的其他作者不一样,很少去跟编辑们主动攀谈,就往那安静的一坐。

眼看快下班了,林为民说道:“稿子一时半会看不完,回头等大家都看完了,我给你写信。正好于华他们也要放假了,晚上我领你们去铁生家蹭饭。”

谟言说着,从包里掏出一摞厚厚的手稿。

林为民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这种作者哪个编辑能不喜欢呢?

“这是写完了?”

阅读1980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