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从南京到东京(第一更,求收藏)

最新网址:www.washuwx.net

很快,前方的那架飞机便释放出了一根长达二十多米的软管,软管的尽头上则是一个漏斗式的浮锚。另一架飞机开始缓缓靠近前方的飞机,这架飞机的机头有一根伸出一米多的受油管。

“开始了……”

从望远镜中看着开始进行空中对接加油的飞机,李毅安的眉头不由皱成一团儿,自言自语道。

再次释放?

不是已经完成加油了吗?

在众人的疑惑中,飞机再一次释放出了软管,一开始时浮锚看似很稳定,但是很快,就开始微微摇晃,显然是受到了气流的影响。

几個小时后,站在飞机旁的李毅安正在检查着飞机的浮锚锥套,软管末端的锥套是漏斗状的全钢闭合结构。

“将近八十厘米的直径……”

拎着足足几十斤重的钢制锥套,李毅安的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它在空中摇摆的场面。

“老板,锥套的尺寸和重量都是精心设计的,太轻的话,受气流扰动的影响严重,太重了也不行,而且这个尺寸我们也要保证受油管能准确的伸进去……”

听着科汉姆的解释,李毅安则闭着眼睛回忆着在电影或者军事杂志上看过的加油画面,那些加油机的锥套好像和这个不太一样。

“受气流影响扰动,也就是说……”

扭头看着科汉姆,李毅安反问道。

“那我们给他换个形状呢?”

“换个形状?”

不等科汉姆反应过来,李毅安就跑到了机场边,从一张桌子上取过一个羽毛球,远远的把羽毛球打了过去,在羽毛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行时,李毅安大声说道。

“羽毛球!用羽毛球形的外形,它比漏斗更稳定!”

为什么会想到羽毛球,因为另一个世界的加油锥套就是羽毛球状的,甚至还是可折叠的,它的质量更轻,对接轨迹也更稳定。

有时候,看似一张简单的图片所带来的灵感,实际上却是前人多年的研究成果。有了李毅安的提醒,很快,羽毛球状的加油锥套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制造了出来,并且很快进行了试验,正像他说的那样,它的质量更轻,对接轨迹也更稳定。

在进行了十几次空中对接与加油后,一下飞机,科汉姆就对李毅安喊道。

“老板,我们可以通知陆军来观看了!”

不是观看,而是推销!

是向陆军推销他们的产品,尽管专利已经被公司买断了,但是作为发明人的科汉姆仍然渴望着这种空中加油技术能够在战争中得到应用。

“不着急……”

相比之前的着急,李毅安现在反倒并不怎么迫切了。

“我们先制造几套加油机,还有受油管配件,先做好大规模试验和生产的准备,至于陆军那边……”

朝着华盛顿的方向看了一眼,李毅安微微一笑,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

是时候动手了!

心里闪现出这个念头的之后,李毅安就直接返回了办公室,进入办公室后,打开书桌下的保险柜,他拿出了一个厚厚的档案袋。

用手轻轻拍打着档案袋,李毅安冷笑道。

“好了,现在,是时候把刀子捅出去了!”

冷笑间,李毅安取出一根香烟,点着香烟,然后看着这个档案袋,为了这一天,他可是准备好几个月!

打开档案袋,拿出一份带有五角大楼徽章的文件,李毅安脸上的冷笑越来越浓了……

狠狠的抽了一口香烟,就像是做出什么重大决定似的,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你瞧,中国人的愿望就是如此的简单,只不过相比于他们的兴奋,李毅安的眉头却锁成了一团,他拿电台麦克风,对着空中已经收回加油软管的加油机呼叫道。

“南京,南京,再次释放加油管。”

“我们成功了,成功了……”

在欢呼声中,任志远冲着老板大喊道。

“老板,我们要去东京了,要去炸东京了……”

“老板,我们的飞机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如果没有命名的话,是不吉利的。”

科汉姆的提醒,让李毅安想了一会,说道。

“一号机就叫“南京”,二号机叫“东京”。”

“怎么会这样?”

空中的浮锚看似稳定,可是实际上却在不断的摆动,以至于后方的飞机进行多次尝试才稳稳的把受油管对准漏斗浮锚,实现了空中的对接,一分钟后,完成加油的飞机,通过电台通知地面,完成空中加油时,地面上尽是一片欢呼声。

很快,两架飞机的机尾上就用油漆写下了这两个呼号,不仅有英文,还有中文。

上午十一时,终于,在进行最的检查后,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两架飞机便一前一后的起飞了。飞机升空后,并没有飞远,而是在机场上空盘旋。

从南京到东京……这是中国人最质朴的愿望,无关其它,只是为了复仇!

而李毅安,就是想给东京加点油,搞个烧烤而已。

仅仅只用了几天,就制造出了第一台输油机,并将它安装在DC2飞机的机舱里,很快科汉姆他们开始进行地面试验,所谓的地面试验,实际上就是进行锥套的对接和锁定,在短短五天内,就进行上百次试验,并且找到了一些暴露出来的问题。

终于,在4月3日这一天,两架经过改装的DC2型飞机,停在了起飞跑道上,骄阳照耀着机身,令未涂装的机身闪闪发光,就像是最耀眼的明星一般。

在场的十几名中国技术人员闻言,皆是一阵沉默,所有人的目光中迸发出了异样的神采。

他们的表情中带着兴奋,但更多的是期待。

从南京到东京,距离不远。但是他们已经走了7年!

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就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对此,没有任何人会怀疑,就像美国每天下水三艘自由轮一样,本质上就是人力、物力的堆积。

在李毅安的坚持下,卡尔金属公司所有的技术力量都集中到了空中加油系统的制造,在数百名技术工人加入,数以千计的零部件被迅速制造了出来。

阅读回到过去做财阀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