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都龙脉
李敬堂转身看着南边说:“相传唐朝的大明宫就建在龙首原的南侧的土坡上,北高南低。站在大明宫的最高处,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向远处看能够看到连绵起伏巍峨的秦岭。唐代文人李华写过一篇《含元殿赋》,里面描写道,当时的大臣们每天上朝时仰望含元殿,都会有一种如日上升的感觉。从丹凤门到含元殿的龙尾道坡长阶高,许多老臣都无力爬上那高高的台阶。”
李守仁指着前方的那片平坦的地方说:“曾经有一个外国的地质学家来过先,他曾经过说唐代以前,龙首原一直被称为‘龙首山’,能被称为‘山’。在隋唐时期被称为‘山’的龙首原,实际上就是黄土台原,由于中国古代没有土石山、黄土原这样的地理概念,人们看到高耸的地方,便很自然地称其为山,而龙首原这座‘山’顶上其实很平坦。”
李守仁顿了顿说:“其实他说的并不正确,龙首山在以前的确是一座山。在《诗经》中有描写周人的诗歌,里面说的就是周原后来龙首原的样子。《诗经》中《秦风》曾经说道,站立高高的龙首山上,思念着在远方戍边的丈夫,自己的思念之情是这千丈龙首山都阻挡不住的。虽然说诗歌有夸大的成分,但足以说明龙首山过去是很高的。”
李敬堂和唐金云都走进了看地图,万俟遥解释说:“地图上面本来画着的有好几座小规模的黄土台地,但是现在由于雨水河流的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已经消失了。但是上面的河流却没有多少的变化,尤其是三条河流交汇的地方也没有改变。当初长安城修建的时候,可能是在数个黄土台地中间的平地上,后来不论是长安城还是黄土台地都已经消失了。”
唐金云点了点头说:“没错,闭上眼睛稍微想想一下,还是可以想象到过去这个地方样子的。”
李敬堂看着下面一片平地说:“可是怎么才能找到入口在什么地方呢?”
万俟遥看了看说:“从这首诗上面破解!”
史书上到了汉代,长安城被建造在渭河以南的龙首原北麓。汉长安城以秦代建造在龙首原上的宫殿建筑为基础扩建而成,北濒渭水,南依龙首山,处在汉城的南端的未央宫则地据龙首山之上,称为汉长安城的制高点。
这个时候一直在看地图的万俟遥突然说:“看来没错了,上面画出来的地方是这周围没错了!”
万俟遥接口说道:“第二次就是**,要知道西安曾经为十三朝的古都,如果加上不入流的政权多大二十多个。这些皇帝们就是喜欢多盖宫殿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让自己住的更加舒服一些。龙首山还有附近原先都是原始森林的,经过千年来这样无序的砍伐,最终酿成了苦果。不光是皇帝的形象工程,老百姓盖房子也需要木头,还有冬天烧得木炭做饭用的木柴。就这样将龙首山以及周围山上的树木砍伐的一干二净,水土流失紧接着就来了。”
李守仁欣慰的点头说:“没错,的确是这样,最终龙首原是会在人自己手中了。老一辈的西安人说,龙首原是中国不可多得龙脉,这才有了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城。龙首原在一些文献的记载中,其走向宛若一条蜿蜒而卧的巨龙,头探渭水,东临浐河、灞河,尾摆潏河、沣河,龙头高昂,众水襟绕。在历史上,龙首原似乎总是与真龙天子密不可分。”
因为原面完整、地势高大、景色秀丽,龙首原成为修建皇宫的好地方,自古就备受统治者的重视。中国历史上的秦、西汉、隋、唐这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朝代,都将宫殿建造在龙首原上。秦都咸阳的主体部分虽不在龙首原上,但先后依托龙首原营建了章台宫、兴乐宫、甘泉宫、阿房宫等重要的宫殿。
除了龙首原之外,其他的原地也是如此。按照正确的地质学写法,龙首原应该写成‘龙首塬’才对。这个塬是黄土高原上一种地形地貌,是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之一。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从平面上看,黄土塬常呈花瓣状。黄土塬顶面平坦。黄土塬周围为沟谷深切,黄土塬代表黄土的最高堆积面。现代侵蚀微弱,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农耕地所在。因受沟谷侵蚀影响,塬面的面积正在缩小。
在我国西北,由于长期沟谷蚕蚀,面积较大的塬已保存不多。面积大、形态完整的塬,目前在黄土高原已不多见,分布较多的是经破坏而残留的支离破碎的塬,称为破碎塬。破碎塬是由塬四周沟谷源侵蚀分割塬而形成的,它基本上保留塬的主要特征:塬面平坦,塬边坡折明显。破碎塬面积明显地比塬小,我们在地理上学的黄土塬的基本特征在这里体现的十分的明显。
唐金云看着远处的奔流的渭河泾河问道:“那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
李守仁对他说:“现在大多数史书中说的是隋唐之后的龙首原的样子,在隋唐之前的提及到的少之又少。龙首山曾经发生过两次大的变故,其中的一次就是韩朝末年的关东大地震。那次大地震将汉朝的长安城给震到地下了,然后将龙首山从中间断成了两截!”
唐金云感叹说:“别说,站在这里还真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怪不得那些皇帝们会愿意选择这么一块地方。皇帝站在这里高高在上,臣民们想要看皇帝的话只能昂着头向上了。”
李守仁也是这样说:“龙首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环境,吸引了一代代真龙天子在此独占龙脉。历史时期的许多重要宫殿,如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都建在这里,先后有五十多位天子雄踞龙首。”
现在看到的龙首原就是比较大的一个黄土塬了,这里现在足有西安城那么大。当初这里是龙首山的时候,应该是现在的十数倍大小,高度也是如此。就算是到了隋唐时期,龙首原的面积也要是现在的面积的七八倍。
历史上由于秦岭的造山运动还有来自西北的风力沉积作用,和渭水的不断移动与冲刷,西安北部逐渐形成一块黄土台原龙首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记载,秦时,有条黑龙从南山来到渭河饮水,其经过的地方形成一条土山,形状如龙,龙首原就是由这条龙所变,并由此得名。
四个人重新整理了一下继续往上爬,好在龙首原并不是很高。几个人飞了大半个小时的功夫终于来到了台顶。这是一个十分宽阔的台地,同周围一样,这里也是长满了草。站在这里向下看去,他们离开的六村堡已经变得很小了。
李敬堂他们四个人现在就站在龙首原的东北台地上,向北望去就是渭河泾河还有灞河。龙首原之所以成为了现在的这个样子,跟这三天河流有着很大的关系。长安城数次在龙首原上变动,也是和这三天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守仁指着前面的一大片空地说:“相传汉代的长安城就是建在把那片土地上的,但是现在却什么都没有,只有老百姓的耕地。我前几天看到的汉长安城的海市蜃楼的时候,就在渭河对面的咸阳,看到海市蜃楼出现的地方正好就在龙首原上空。”
万俟遥看了看周围的地势,然后从背包中拿出了那张地图,仔细的对照着这周围。从这里向北望去,泾河和渭河相交汇的地方清清楚楚,泾渭分明的奇观也是一览无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的严重,千百年来地形地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但好在大体的轮廓还保留着。
站在这里看着周围真的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心胸顿时开阔起来,一股汉唐盛世之风扑面而来。龙首原周围的一切,都在告诉着人们这里曾经有过多少的辉煌,受到过多少人的敬仰。闭上眼睛伸出手,仿佛就能够触摸到汉唐盛世的脉搏了。
一般来说,我们到野外去的时候,特别是冬天,我们会看到一些树上会有鸟巢的。但是在这里,别说的是鸟巢了,就连鸟的羽毛都没有。换句话说,现在整个龙首原都是死气沉沉的,完全不像是有活着的东西,除了他们四个人之外。
万俟遥看了看周围,并没有发现什么,只有风声穿过这里,于是就说:“这可能是村里面的那些鸡鸭鹅狗这些动物不敢来这里的原因。要知道动物对危险的感知要比人类灵敏的多,所以从古至今的人都豢养动物来预知风险的。”
唐金云看了看上面说:“咱们现在已经离着台顶不远了,不管这里有什么东西,咱们先上去看看再说。”
阅读长生秘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