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到迎恩寺“还愿”去
“你看看你,也跟着他没个正行。”邹王飞一边笑骂两人,一边坐到椅子上,看着恢复才半个月就活蹦乱跳的儿子,更笃信这是佛爷显灵,不然摔个跟头也没听说有好的这么快的。
“我的儿,前些日子,你遭了难,我在迎恩寺许下捐赠许多财物给寺院,你才得了好。明天,你代我去迎恩寺还愿,必能得佛祖庇佑,保你今后康康健健。”
“母妃,我看那佛祖定时觉得儿是个好人,才放我一马,那是贪图咱这点铜臭之物,我看香油钱什么的就免了吧,我在家里给佛祖她老人家磕个头,他老人家神通广大,一定感受得到我的心意。”朱由松实在不愿意大冷天,冒着寒风去给别人送钱,只想插科打诨,蒙混过关。
“前面就是东关街,穿过街去就到了,不过可能要慢一点。”
朱由松闻言伸出头来,还没问为什么就知道答案了。眼见满街挤满了衣衫褴褛的难民,一个个面黄肌瘦,蜷缩在冰冷的街道上。身为一个现代人,朱由松见识过贫穷,却没见过这种逃难的景象。“停!”朱由松不是什么道德圣人,但是让他对眼前的惨像视而不见,自己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他是万万不肯的。一眼望去,整个街道挤满了难民,东关街临靠城墙,洛阳参政王胤昌怕人多分散难管,将难民统一安置在东关街上。
张浩无奈的勒住马车,缰绳一拽熟练地跳下马车。世子叫停马车,在他看来肯定是嫌难民堵住了道路,要驱散难民了。这些可怜的人,河南府闹了三年旱灾,老天爷一滴雨都舍不得降下,万亩良田颗粒无收,河南府百姓饿殍遍野,听说在一些村落,都已经出现易子而食了。张浩虽然有心,但是无奈身份低微,只能省下几个馒头,养活了几个难民中的孤儿。
身后的侍卫看世子跳下马车,都是久在王府的,用老眼光看人,想当然的以为世子发怒了,要驱赶这些叫花子,纷纷上前呵斥。
“别动我孩儿,我们都是大明子民,连冻死在我大明的城池里的权利都没有了么?”当先的难民中一个中年人看到一个富家公子出游,别的难民早就艰难地挪动身子,让出道路。唯独这个男人,几天没有进食,左右怀中还抱着两个孩童,躲得慢了,被侍卫推倒在地,两个孩子摔在地上,冻饿之下却连哭的力气都没有。男子大怒,大声怒吼起来。
朱由松闹了个红脸,为前世脸红的同时,赶忙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细看此人,朱由松发现他和普通难民并不一样。他的面庞枯黄却并不肮脏,五官清晰可认,头发枯槁却整齐的束在头顶,再加上听他怒吼时,也满是书生气,不带一点乡俗俚语,不难看出是个斯文读书人。
朱由松赶忙上前,抱起两个幼儿,中年男子刚才挣扎怒吼,早已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也没法阻止,眼看着他抱起孩子。却见朱由松解下身后的兽皮丝绒的披风,将两个脏兮兮的孩童裹起来抱在怀里,这才转过身道:“对不住啊,惊扰了兄台。”
男子见朱由松动作,已知他没有恶意,连忙回礼,想要接过孩子,实在是没有力气了,只得做罢。交谈一会,朱由松得知:这个叫沈慕鸿的男人原是永宁的教书先生,永宁也算得上河南府较大的县城,然而灾情实在严重,县令几次上书朝廷请求赈灾,都如同石沉大海,皇帝醉心于木工,朝臣忙着争权夺利,辽响尚有亏欠,没有人顾得上河南旱灾了。又听说关中流寇被朝廷打败,已经从潼关涌入河南,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附近的百姓纷纷涌入洛阳城,希望洛阳的高城厚墙,能挡住关中流寇。这时的农民起义军,可没有历史书里记载的那么爱民如子,秋毫无犯。如果真与百姓秋毫无犯,几十万的大军不从事农业生产,又没有税收供给,早就都饿死了,那会还需要官府镇压。起义军所过之处,无不是家破人亡。
朱由松也多少了解明末天灾**,百姓苦不堪言,只是实际见到,还是被震撼到了。眼看到无数的人命被饥饿和寒风收割,自问是不能无动于衷。所幸如今自己的身份,利用好了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询问过后,朱由松连忙吩咐下去,将所带财物去城中购粮,在街上搭锅设灶,煮粥赈灾,又差人回府,安排人手准备搭建临时住处,挡住呼啸而过的凛冽北风。
“这附近可有什么地方,可以大量搭建茅屋草房,这北风,耽搁一夜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
张浩此时已经知道自己误会了世子,虽然自己的想法没有外露也,仍不免暗叫一声惭愧。听到问话赶忙说道:“世子,洛阳繁华,地价极贵,这么多灾民,想要安置的话,恐怕只能只能”
朱由松见他吞吞吐吐,显然是有了主意,却不肯说出来,大为恼火,骂道:“只能什么,你倒是说啊!再磨磨唧唧,冻死一个百姓都要算到你头上。”
“只能是我们要去迎恩寺了!”张浩心一横,一咬牙,脱口说道。
朱由松闻言也是一愣,这迎恩寺非比寻常,乃是福王打着“奉敕创建”的旗号所兴建的,福王朱常洵为其生母郑贵妃“抒因心之忠孝”,“心之善可因也;心可因,故恩可迎也”,遂取名“迎恩”。占地极广,又因着福王府的名头,强占了不少百姓的土地。朱由崧以前作为福王世子,自然知道。张浩这小子情急之下,竟然想出这么个主意,别看他平时蔫不拉几,胆子竟然这么大。
朱由松抬头望了望迎恩寺高台的山门,尚有几里路都能看到,更加认同这个出格主意了。当即打了个哈哈,跳上马车笑着说:“差点忘了今个出门的目的,走着兄弟们,哥几个迎恩寺还愿去。”
众侍卫小厮听着这不伦不类的称呼,相对苦笑,跟着不着调的小王爷,继续往迎恩寺出发。
张浩轻笑一声:“世子早先是在京城待过的,听说那里的城墙比洛阳还高,还厚,是真的么?”几天相处下来,张浩发现世子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性格欢脱莽撞,却大有让人生亲近之意。
“京城嘛太久了,早不记得了。我以前倒是见过不一样的洛阳城。”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听张浩说起从前,不由得想起前世的亲人朋友,朱由松一时有些伤感,兴致大减,身子缩进马车里,问道:“还有多久到啊?”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朱由松带着一众侍从直奔迎恩寺。天下承平已久,虽说关外流寇四起,但是包括李自成在内的各路反王,此时还处在星星之火阶段,没有能力也没有这个魄力围攻洛阳这种大城。朱由松又早早地晋封了昌德王,还是藩王世子,身份敏感,轻易是不出洛阳城的。所以世子以前出行,只有几个侍卫,小厮罢了。谁知道上次出了醉酒坠马的事,虽说醒了过来,想起当时邹王妃不免一阵后怕。这次特意叮嘱下来,才有了这浩浩荡荡的还愿队伍。
马车里百无聊赖的朱由松撩开车帘,欣赏起洛阳古城来。虽然有世子朱由崧的记忆,但还是第一次亲眼见识到古城洛阳。高耸的城墙仿佛是矗立在云端,马车在城内,却感觉城墙就在眼前,不由得一阵目眩神迷。九朝古都,说不出的雄壮,真当得上“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的称赞。
理科出身的朱由松望着这课本里绝难描绘的雄壮城郭,想咏叹几句应景的词,才发现自己是真的胸无点墨,憋了半年只好感叹一句:“真他娘的高啊!”
“小点声吧我的爷,你出事后,王妃求了各个寺院的佛爷菩萨,偏偏求到迎恩寺弥勒的时候,你醒了。你没看,佛像都把观音菩萨换成弥勒佛爷了么,这时节正信着呢,你就等着吧。”
“灵则拜,不灵则换,嘿嘿,我看母妃这佛信得,也不见得多虔诚。”朱由松把嘴一撇,身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无神论者,对这些天生不怎么敬畏。
邹王妃此刻还笃定儿子死而复生,是弥勒佛听到了自己的祈愿,这段时间,心诚着呢。听到两个人在窃窃私语,生怕佛爷怪罪,赶忙说道:“你们两个嘀嘀咕咕嚼什么舌根,玉儿,你先带福八到我房里等我。”福八是朱由松的乳名,从小就有的,所以尽管每次听得怪怪的,也没啥理由反对。
“你少油嘴滑舌的在这跟我臭贫,快回去收拾下,一会我打发人把要带的东西给你送去,明儿一大早,你就去。迎恩寺智恩长老那里,我已经差人去告诉他了。好了,我的儿,为娘的累了,你走吧。玉儿,服侍我午睡。”
抗争无果的朱由松只好召集自己的哼哈二将,打道回府。路上朱由松寻思,自己虽然不想去迎恩寺给和尚们送钱,但是来到这个时代,还没离开过王府,确实也该出去看看了。
朱由送暗叫一声惭愧,差点出丑,连忙讨饶。偷瞄了一眼身边平躺着都不平的御姐,脑海中默默念:和谐,民主,自由
王妃终于念完了今天的经书课业,看到床上打闹的两个人,满脸的欣慰。福王整日在自己的内院饮乐,就藩之后,更是从没踏足自己的院子,更让人齿冷的是,亲儿子撞得差点死过去,都不见他出来看看,在邹王妃眼里,自小陪伴自己的丫鬟,和一手养大的亲儿福八,才是自己这辈子最亲近的两个人。
“听到没,玉儿,走吧,母妃她老人家跟佛爷唠嗑呢,咱们两个凡夫俗子别在这碍眼了。”说完拉着红玉就往卧房跑,王妃听他口没遮拦,气急之下抓起个蒲团就扔,她的小福八早就得以洋洋的跳开,看着大难不死,变得惫懒活泼的儿子,饶是在念经的王妃也不禁莞尔,虽然嘴上骂,心里却觉得这样的福八比以前跟自己亲多了。
邹王妃在整个福王府,都是仅次于福王的地位了,但是卧房却和整个王府富丽堂皇,极尽奢华的风格相当不搭边。福王喜新厌旧,喜欢的是稚嫩童颜的女人,王妃这里就藩过后,就没来过。整个卧房透着古朴简约,雕花的梨花木床挂着纱帐,朱由松一跃而上,趴到床上,输了一上午的**,输的心累,想休息一下,却突然耳朵一疼。
王妃听到了脚步声,不过心中一段《华严经》还没诵完,也不睬他,继续闭眼双手合十默念。王妃身边俏生生立着个高佻的美女,身穿着绯色的棉褂,腰围紧起,胸前高耸,三十岁的年纪媚而不妖,熟的恰到好处。朱由松认得是母妃的陪嫁丫鬟红玉,看到母亲不理自己,朱由松两世都不是闷葫芦的性子,哪肯老老实实等母妃诵完晦涩冗长的经文。
“红姨,你看她,你看她,这么冷的天把人喊来,又晾起来不睬人,对这个光头的木头疙瘩,比对自己亲儿还亲。”朱由松笑嘻嘻趴到红玉耳边,咬着耳朵说道,手指对这个慈眉善目的弥勒佛像指指点点。
原来是被高佻御姐揪着耳朵提了起来,啐了他一口道:“你个小没良心的,刚刚叫我什么?”
这话和动作一搭配,朱由松只感觉出奇的暧昧。难道这不要脸的前身还跟自己母亲的陪嫁丫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往事,自己继承的记忆没有这印象啊。就在朱由松暗自悱恻的时候,红玉也就身半躺到床上,朱由松大吃一惊,难道母妃念个经这么点空隙还要发生点什么打破封建枷锁的壮举?怎么办?我要不要象征性地反抗一下?一瞬间朱由松脑子里早就进行了几万次激烈的思想斗争
“你竟敢顺着王妃玉儿玉儿的乱叫,真没羞,你可是我抱大的呢。”
朱由松到的时候,王妃正好用完午膳,院里的丫鬟仆役收拾完毕,各自躲回暖烘烘的屋里偷闲。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王妃信佛,每次饭后都要在外堂佛像前念经祷告,这时候只留下当初陪嫁的大丫鬟红玉在身边伺候。
这半个月,王妃几乎天天去看自己,早就混熟了。加上继承本尊的记忆,对父王虽然没什么印象,对这个便宜母妃还是挺有亲切感的朱由松跳下马车,轻车熟路的就找到了正在诵经的王妃。小跟班小荷也去找相熟的丫鬟耍去了,小马夫张浩倚在马上,一直以来,他都觉得马比人更值得亲近。
阅读明末第一强藩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